甘南的特色美食有奶茶、油條、糌粑,還有酸奶、肉餃、肉包、面條和手抓羊肉等。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,以糌粑為主食,很少食用蔬菜,副食以牛、羊肉為主,把酥油茶當作必須的飲料。對于很多內地游客的胃來說,這無疑是一個考驗,但也可以領略到別樣的西域風情。藏餐、清真、川菜,是這里飲食的主流,至于價格,越是偏遠的地區,價格越貴,特別是蔬菜。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另外,這里海拔較高,水燒到七、八十度就會開,所以吃的米飯會有些夾生。甘南的很多景點地廣人稀,相隔的距離又遠,建議游客根據自身的情況,攜帶一定量的干糧。甘南特產有什么:河曲馬、洮硯、甘加羊、迭部蕨麻豬肉、舟曲從嶺藏雞、舟曲核桃等等。
推薦甘南旅游線路:
河曲馬
河曲馬是我國的一個優良地方品種,產區分布在黃河首曲——甘、川、青三省鄰接的廣闊草原上,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、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牧區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縣等地區。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曼爾瑪(喬科)和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的素克藏所產河曲馬品質最佳。
河曲馬的體質類型以粗糙結實為主,有挽乘兼用和乘挽兼用兩種類型,以挽乘兼用為主。毛色以黑、青、騮、栗為主,少數馬頭部和四肢有白章別征。頭形以直頭較多,兔頭、半兔頭次之,耳長敏捷,鼻孔開發,唇厚靈活,下唇微垂。腳深廣,鬃押較低,背長腰短頭直,尻寬短,腹部充實,四肢干燥,關節明顯,前肢努基本端正,后肢稍有刀狀和外向,蹄大小適中。
洮硯
洮硯以產于我國西北部黃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,其硯材主要產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境內的1崖、水泉崖、納兒、卡日山、扎甘崖等山崖上,又因卓尼縣古為洮州轄區,故全名稱洮河綠石硯。洮河石屬泥盆系中水成巖變質的細泥板頁巖,色澤典雅,結構細密、且含多種金屬粒子,石質細膩、瑩潤如玉,叩之無聲,呵之即出水珠,用以制硯,貯水不耗,歷寒不冰,澀不留筆,滑不拒墨,且硬度適中,具有發墨快,研墨細,不損筆,揮灑自如,濃淡相宜等優點。洮硯石色以青綠為主,尤以“黃標帶綠波”為貴,制作過程較為復雜,主要工序有采石、選料、下料、設計、制坯、開膛、合口、雕刻、打磨、上光、配盒。
甘加羊
甘加羊是我省藏羊品種的一個優良地方類型,產于夏河縣,以甘加鄉為中心,甘加羊以產優質地毯為特征,是在海拔2800——4000米的高山草原上,終年放牧無補飼的條件下,長期選育而成的。
甘加羊體質結實,結構勻稱,體型較小而緊湊,被毛多為白色。成年公母羊平均毛長分別為27.97厘米和26.73厘米,毛辮呈大波浪彎曲,膚色均為淺粉色。頭適中、略短,呈三角形,額稍寬平;頭部干燥,著生以黃褐色為主的刺毛。面部清秀,鼻梁隆起,兩眼略向外稍突。耳大而向左右兩側平伸性下垂。
舟曲從嶺藏雞
舟曲從嶺藏雞生長于海拔1200—2900米,以草尖、草籽、蟲子和其他雜物為食,成年公雞體重1.5—2.0公斤,成年母雞體重1—1.1公斤,母雞年產蛋70—100枚,單枚蛋重30—35克;體型較長而低矮,頭小爪細,勻稱緊湊,野性足,就巢性強,喜動好斗,動作敏捷,喜于上樹休憩;羽色鮮艷光亮,以黑色為主,兼有麻、褐色;雞肉味甘,皮薄,肌肉緊實,肌纖維較細,脂肪含量低,是滋補佳品。
迭部蕨麻豬肉
迭部蕨麻豬肉以生長在迭部縣境內的,放養為主、圈養為輔的,不添加任何工業飼料和生長素的純種迭部蕨麻豬為肉源。其肉質緊密,脂肪少,瘦肉多,皮薄肉鮮不油膩,肌膜和結締組織少,口感細嫩。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,富含多種氨基酸、維生素和鐵、硒等微量元素,尤其是鈣、鐵、磷、硒和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豬肉較高,是一種營養豐富、品質優良、綠色天然的肉食品。
舟曲核桃
舟曲縣地處北亞熱帶和溫暖帶交錯地帶,具有獨特的氣候條件,光照充足、熱量豐富、水肥條件相對較好,具有非常適宜核桃生長發育的優越的自然條件。舟曲核桃果粒大而飽滿,殼體酥脆,果實色白,自古被譽為“雞蛋皮”核桃,利核易剝,甘香可口,營養豐富。
推薦甘南旅游線路:
熱賣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