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都口生態休閑旅游景區,簡稱扁都口景區,位于民樂縣東南部,地處祁連山腹地,北距縣城28公里,景區海拔2800米左右,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30℃,冬季氣溫達到零下20℃,是賞花觀景以及避暑度假勝地。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扁都口生態休閑旅游景區及周邊自然風光得天獨厚,不僅有萬頃油菜花、大斗拔谷、高原牧場、人文景觀引人入勝,景區內還設有國際自駕游營地、汽車旅館、燒烤木屋、草地露營基地、生態馬道等娛樂設施。民樂扁都口也一度是眾多攝影家協會采風創作基地。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添加旅游規劃師微信:15529231880(電話同號)
汽車旅館也是扁都口旅游的一大亮點,環境整潔干凈,小木屋之間由木構棧道連通,供游客賞花觀景、散步游玩,聆聽世界萬物之聲。
扁都口旅游景區周邊景點
扁都峽
在民樂縣城約30公里處,高大險峻的祁連山被南北長約30公里的峽谷東西劈開,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峽,歷史上稱作大斗拔谷。扁都峽不僅有峭壁,還有芬芳的野花與肥壯的牛羊,盛夏時節,沿峽一行,如歷四季,六月飛雪,也不足為奇。此峽是南通河湟、北達甘涼的險要關卡,歷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因此在扁都峽便上演了一幕幕驚天動地、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。
黑風洞
漢武帝元狩二年,霍去病率數萬之眾逢山開路,遇水建橋,霍去病率軍行至半峽時,黑風突起彌漫山谷,于是他號令士兵砍樹堵洞。經過了一夜的奮戰,千萬棵松柏終于堵住了黑風洞,風停后他們順利出峽。現在的黑風洞,緊鄰國道227線,四周長滿了雜草灌木,看時深不見底。
娘娘墳
隋朝時,隋煬帝為顯我中華聲威,在大破吐谷渾之后,決定在張掖召見27國使者。他率數萬之眾由扁都峽而出,行至半峽,突遇六月飛雪,士卒凍死者大半。伴隨煬帝西巡的愛妃,突遇奇寒,身染疾患,醫治無效,未及出峽,便長眠于此。今所見“娘娘墳”即當年煬帝愛妃之墓也。墓堆很長,墳頭長滿了萋萋芳草。
諸葛碑
在扁都口入口10公里處西山巔絕壁上,有一塊奇特的石頭,每當旭日東升,朝陽灑滿山坡,這快石頭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酷似一尊頭戴綸巾、身穿八卦衣,穩坐船頭深謀遠慮、凝神遠望的諸葛孔明像,當地人視為神奇,稱之為“孔明石”,亦稱為“諸葛碑”,祖祖輩輩留下了很多動人的傳說。
佛光旅游度假村
現在,這條峽谷深處,開辟了“扁緯口佛光度假村”,搭建了一座座帳篷,五彩的小旗在 山風中隨風飄揚,好像揮著手臂熱情的招呼著南來北往休閑駐足的客人,使遠方的客人充分體驗大草原的壯美,忘卻了旅途的疲勞。
西路軍小路
扁都口峽谷內,一條蜿蜒盤旋于山間的小路清晰可見,這就是著名的“西路軍小路”。當年,馬家匪軍將數千名被俘的西路紅軍從張掖押解到西寧去關押處決時,在扁都口行走的就是這條蜿蜒曲折的小路。西路軍干部劉瑞龍、董光益、魏傳統、劉靜生、阮正明、徐宏才、張玉清、惠子時等8人被馬步芳轉押到青海監獄時,走得也是這條小路。如今,紅西路軍戰士的斑斑血跡,已化作峽谷內爛漫的花兒、清澈的溪水在滋養著肥碩的牛羊和悠揚的牧歌。
交通信息
大多都是自駕或者包車。
走張掖-民樂-扁都口路線;一路上風景也非常優美,沿著227國道至民樂縣城后再向東南方向前行15公里。
張掖東站有張掖直達扁都口的快車,自早8點張掖首班,20:00扁都口末班!
民樂至扁都口公交車自7:00民樂南站首班,19:00扁都口末班。
只有一個人在旅行的時候,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,它會告訴你,這世界比想象中的寬闊。
熱賣排行